close
加夫列爾·賈西亞·馬奎斯
(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,1927年3月6日-),
中國大陸譯為加夫列爾·加西亞·馬爾克斯,
是哥倫比亞作家、記者和社會活動家;
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,
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,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。
代表作有《百年孤寂》(1967)《霍亂時期的愛情》(1985)等。
*生平簡述
馬奎斯1928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阿拉卡塔卡。
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。1947年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,並開始文學創作。
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。
不久他進入報界,任《觀察家報》記者。
1955年,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,
任《觀察家報》駐歐洲記者。
1960年,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。
1961年至1967年,他移居墨西哥,從事文學、新聞和電影工作。
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,繼續其文學創作。
1975年,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,擱筆5年。
1982年,獲諾貝爾文學獎,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。
1982年,哥倫比亞地震,他回到祖國。
1999年得淋巴癌,此後文學產量遽減。
*代表作品
在《百年孤寂》發表之前,馬奎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。
《百年孤寂》甫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,
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。馬奎斯也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世界級作家。
《百年孤寂》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馬康多鎮
(馬奎斯稱威廉·福克納為導師,顯然深受其影響),
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、榮辱、愛恨、福禍,
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。
其內容涉及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,
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濃縮投影。
《百年孤寂》風格獨特,既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。
粗曠處寥寥數筆勾勒出數十年內戰的血腥冷酷;
細膩處描寫熱戀中情慾煎熬如慕如訴;
奇詭處人間鬼界過去未來變幻莫測。
輕靈厚重,兼而有之,被公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
也是二十世紀現代文學中不容錯過的精品。
(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,1927年3月6日-),
中國大陸譯為加夫列爾·加西亞·馬爾克斯,
是哥倫比亞作家、記者和社會活動家;
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,
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,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。
代表作有《百年孤寂》(1967)《霍亂時期的愛情》(1985)等。
*生平簡述
馬奎斯1928年3月6日生於哥倫比亞阿拉卡塔卡。
1940年遷居首都波哥大。1947年入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,並開始文學創作。
1948年因哥倫比亞內戰中途輟學。
不久他進入報界,任《觀察家報》記者。
1955年,他因連載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難而被迫離開哥倫比亞,
任《觀察家報》駐歐洲記者。
1960年,任古巴拉丁通訊社記者。
1961年至1967年,他移居墨西哥,從事文學、新聞和電影工作。
之後他主要居住在墨西哥和歐洲,繼續其文學創作。
1975年,他為抗議智利政變舉行文學罷工,擱筆5年。
1982年,獲諾貝爾文學獎,並任法國西班牙語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。
1982年,哥倫比亞地震,他回到祖國。
1999年得淋巴癌,此後文學產量遽減。
*代表作品
在《百年孤寂》發表之前,馬奎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。
《百年孤寂》甫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,
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。馬奎斯也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世界級作家。
《百年孤寂》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馬康多鎮
(馬奎斯稱威廉·福克納為導師,顯然深受其影響),
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、榮辱、愛恨、福禍,
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。
其內容涉及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,
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濃縮投影。
《百年孤寂》風格獨特,既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。
粗曠處寥寥數筆勾勒出數十年內戰的血腥冷酷;
細膩處描寫熱戀中情慾煎熬如慕如訴;
奇詭處人間鬼界過去未來變幻莫測。
輕靈厚重,兼而有之,被公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,
也是二十世紀現代文學中不容錯過的精品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