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人對於眼前的事物真實性如何判斷?
你覺得眼見為憑肯定錯不了,
難道真的如此簡單嗎?
雖說讓想法簡單些,
不會演繹許多複雜的問題而作繭自縛,
行動便很容易展現出來,
然後取得顯而易見的成果,
成果讓自己果腹後就更有動力在進行下去,
朝自己所認定的目標邁進,
面對碰到的挫折,
因為先前所建立的認知將不再攔住你的腳步;
所謂的反反覆覆跟三分鐘的熱度,
回歸到初衷去討論,
常能得出自己所滿意的答案,
我們也是經由這般的探索而逐漸認識自己。
基本上不管你所想為何,
透過運用不同的方法其實很容易把價值觀穩定下來,
當然前提是剛開始的那個認知是被自己所認定的,
即時隨著時間的推演,
周圍透過看不漸得影響力逐漸穩固你的價值觀,
你想掙扎便敢到痛苦,
任自己隨著這浪潮衝浪,
自然朝那個方向又顯得輕鬆很多。

那我們又怎麼樣去理解反反覆覆跟三分鐘的熱度,
究竟是不夠了解自己多一點,
抑或是身理因素多些(包含自身能力)?
我想這是會相互交叉影響的,
也許存在其它的原因,
所以你想深入探討下去,
有時反而更不能想的清楚。
腦袋時常有自己的思維你是無法完全掌控他的,
像是保護機制,
當遇到一件事情困難度遠超過本身所能負荷的,
自然就感受到壓力,
或者說猛獸在你眼前虎視眈眈,
杏仁核不管你同不同意就是運作讓你感到恐懼,
而這過多的壓力跟恐懼自然讓你遠離危險的事情,
這是相當正常的一種身體防衛機制,
這難到要跟軟弱劃上等號嗎?
我們在演畫得過程中,
自然而然就擁有這類型的防衛機制。
當然囉!
討論這個對進步或者說改正缺點有一定的助益,
但成效跟效率呢?
卻難以保證,
在越往下深入,
似乎好像遇到一陣迷霧橫在跟前,
感到撲朔迷離讓自己感到迷惑。

數學上有公設、公理,
物理上有承認假設情況下才有後續的推演,
語言學上有不能論斷的文法在,
去類比賦於生命的意義,
在還沒完整的給它下完整且漂亮的定義,
我想這往後肯定走得顛簸,
那不是用挫折來形容之,
而是當遇到突發事件衝擊之際,
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惘、恐慌仍至恐懼皆有而混雜。
在設定之前,
我們所經歷的很難告訴我們這到底是否夠我們使用,
中間是否還要修改,
或者徹徹底底去推翻進行一番思想大革命呢?
可是你抱持學物理的心情去體驗生命,
在設定時心中抱持這肯定不是最完美的,
然後不斷懷疑它的正確性,
有時大膽假定它是個謬論,
這樣的思維要有多大的心力才能夠承擔?

在此做個小結,
要讓事情很容易且快速的推進,
對於所設的定義或者我們所用努力概括的經驗跟想法,
做全然的信任,
何謂全然的信任呢?
就是放手一搏在懸崖往下跳,
絕對的相信在某個高度(我們所設想的定義)會把我們結實的接牢,
不在繼續往下墜落。
我們不要再去懷疑這網是否夠力能承受得了所受的衝擊,
只要你毫無保留的去相信,
你會發覺很多事物變得很簡單跟明白。

上述提到的全然的信任,
為何要用全然兩個字眼去形容信任呢?
這是在強調這種全然的信任,
常常是難以做到。
首先,
一般人所看到的就是侷限自我的阻礙,
我們很難去想自己要什麼是比較重要的,
沒辦法,
朝荊棘越少的路走肯定是輕鬆愉快許多,
我們也很自然想走這樣的路,
但真的是自己所想要的嗎?
開始去想的時候,
會進入到自身跟自己在玩拔河的遊戲,
朝哪個方向傾斜這你肯定你能心領神會得。
由於這樣的緣故,
時常會進入一個輪迴︰
反覆的懷疑自己跟相信自己!
要能跳開這個輪迴,
就是全然的相信,
畢竟我們的生命長度跟智慧的寬度不足,
難以看清楚生命整個空間結構跟脈絡。

次二,
我們很容易貪得無厭,
當你擁有一定的能力,
肯定想爭取擁有更多的東西,
像是國力強盛的國家很自然就會往外擴張用任何的方式,
這是我們起初想要的嗎?
或者說你怕錯過了什麼,
因此當心有餘力時候,
下意識肯定會留意其它原本不相干的事物,
覺得自己不稍加去注意,
可能成為日後的遺憾。

其三,
人性有弱點,
像是惰性,
這應該算得上之前所說得一種防衛機制,
人處在愜意的生活中,
相對每天處在在燃燒自己的生命,
有時還活得比較好不是嗎?
像是處在優渥的環境中,
你要他走出來努力學習去改變,
這自然是不易的,
道理跟水是往低處流動,
不耗費太多力氣自會走到平穩的狀態。

最後,
留到最後一點來說,
這必然對我而言是個相當關鍵的因素,
當然我想還存有其它能左右全然信任的因子,
那就是尚未得到證實的定義先敞開心胸去信任,
壓根兒不去意會到有何什麼挫敗。
這即便用盡你現在此刻的努力去證實了,
那也是一種無限的推導過程,
明白了一點再往下些許鐵定會出現須去辯駁的,
頂多採取開放的心胸去接受可能有的意外,
意外就是意料之外的事。
說點簡單一些,
這事能拿來在跟朋友互動上去說。
跟朋友互動往來開頭就是建立互信的基礎,
互信的基礎有時憑藉一種單純的信賴,
說白了那算得上是感覺罷了!
另外,
依現有的相處經驗去推估,
是否該全然的信任他,
而信任的程度取決於和對方相處的時間跟用心高低。
但,
有太多外在或者難以言喻的變因,
因而人很難都不變得,
你說是嗎?

這天三月十二號彙整出如此多的想法,
是由於過往的這天讓我有很多的衝擊,
以往都會特別標記這天該做些什麼事,
雖然今年依舊想到了,
但那是我要的嗎?
其實,我也說不上來,
所以這天肯定過得模式跟往昔大不相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nci3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