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人感覺疲倦,稍微休息便能恢復體力。
當持續半年以上,休息也無法恢復時,
要小心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已上身。
預防此症的最好方法就是作息正常加上規律運動,

當休息也無法減輕疲勞時,
要立即找出原因並改善,
以免造成身體出現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。
「慢性疲勞」與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的界定標準不同,
內分泌疾病、睡眠障礙、慢性疾病、酗酒或藥物濫用、
精神疾病、自體免疫等疾病會出現「慢性疲勞」症狀。
除了疾病外,還會出現下列情況:

★長期累積下來的疲倦感,
而這種疲倦症狀已經影響了正常生活。

★休息也無法恢復體力。

★常覺得全身無力,或是做事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,
稍微動一下就覺得累。

慢性疲勞可在醫生診斷後,得到有效治療。
但是仍有其他病患找不出疲勞原因,
醫界便將這類病因,取名為「慢性疲勞症候群」。
病患會因個人體質與引發原因,合併出

現下列症狀:

★免疫力下降
時常感冒、喉嚨痛、感冒不易痊癒、
自體免疫減弱、時常出現過敏或蕁麻疹。

★記憶力減退
記憶力減退、心情浮躁、無緣無故發脾氣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
★筋骨緊繃
筋骨會緊繃酸痛、胸痛以及脖子酸。

★腸胃不適
脹氣、拉肚子、出現「大腸急躁症」、火氣大、便秘以及口臭等。

★睡眠品質差
睡眠很淺,睡醒了卻感覺像是沒睡,
即使睡覺也不能恢復體力與腦力等的障礙睡眠。

30到50歲中年人為好發對象,
這是因為年輕人身體比較健康,疲勞可快速恢復,
而老年人直接發病,不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生,
其中還會因為個人特質如:個性敏感、做事要求完美、
脾氣暴躁、愛逞強、過度認真、工作狂等,
也容易成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高危險群。

如有徵兆不加以治療,
久了還會積勞以下併發症:
1.高血壓
2.糖尿病 
3.高膽固醇
4.冠狀動脈心臟病 
5.過敏體質會出現類風濕性關節炎、

甲狀腺動脈激進等病症。

要杜絕慢性疲勞症候群,
唯一的方式就是生活規律,並持續運動。

★均衡飲食,每天均衡攝取6大類營養素。
★作息正常,依生理時鐘規律生活作息。
★心平氣和,有效管理情緒,並適時、適當紓放壓力。
★規律運動,慢性病發症候群者,
    因本身感到疲勞、沒有動的慾望,
因此不適用於一般的「333運動原則」,
(每週運動3天,每次30分鐘,而每次運動要到心跳130下)。
更改為每週運動4天,每次30分鐘,
運動程度不可過於激烈,
保持在喘氣、但還可以說話的程度。

http://hi2100.com/Medi/Me046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nci30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